教你几招找准穴位提到中医养生,就离不开经络和穴位的治疗和保健作用。平时人们在选择...
提到中医养生,就离不开经络和穴位的治疗和保健作用。平时人们在选择穴位进行保健养生时,经常遇到一个问题,那就是怎样准确找到穴位位置。
首先,从专业中医书籍上找到穴位定位的书面描述,其次要有一定的现代解剖学基础知识。再结合经络学介绍的一些穴位定位法,综合起来就能够准确找到穴位了。
在人体有一些固定的明显标志,以这些固定的标志来定位取穴的方法就叫体表定位法。比如鼻尖上面就是素髎穴;两个眉头中间是印堂穴;两个乳头中间取的是膻中穴;肚脐眼就是神阙穴等。
骨度分寸法是以人体上的骨节作为主要标志,用来测量人体身上各个部位的长短、大小,并且依照其尺寸,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一个标准。比如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正中为12寸;两侧的前额发角之间为9寸;两乳头之间为8寸;胸剑联合中点(剑突)至肚脐为8寸;肘横纹到腕掌(背)侧横纹为12寸;腘横纹至外踝尖为16寸。要重点说明的是,骨度分寸法里面提到的“寸”,并不是日常丈量的尺度单位,而是指“等分”。不论男女老幼,肥瘦高矮,每一等份就是一寸,都按此标准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。
还有一种方法叫手指比量法,是以自身的手指为标准,用来度量取穴,这种方法也叫同身寸。
比如足三里穴,以外膝眼为起点,用手指比量法,往下量手掌4指(3寸),就能定位出一条横线;在小腿前面我们摸到的裸露在皮下的骨头就是胫骨,在胫骨的外侧取1横指(1寸),就是一条纵线,横线与纵线的交点就是足三里穴了。
还有一些简易取穴的办法,比如双臂屈曲,自然下垂并夹紧胸壁,肘尖正对处是章门穴;握拳,中指指尖按压处就是劳宫穴。诸如此类的穴位相对能更容易准确定位。
不过,对于新手来说,运用上述方法时可能仍会觉得有难度。若想更方便简单地找准穴位,不妨试试我们的硅胶针灸模型。它采用 1 比 1 比例精准还原人体结构,清晰的七色经络线让经络走向一目了然,而且穴位齐全,能帮你快速对应和熟悉各个穴位的位置,是学习和实践穴位定位的好帮手。